滑世代的诞生

6月《亲子天下》的封面故事,谈的是「滑世代」的学习。这一代的孩子,用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指,「滑」进一个我们不曾领略过的「美丽新世界」。那个虚拟世界里,有超越实体学校和书本、声光影音俱备的知识,同时也充斥着虚假的垃圾和谎言;可以超越国界与地理的限制,快速连结更多亲密的好朋友;却也轻易的就撞见霸凌与诈骗。希望与罪恶并存,益处与难题一样的多。

 

矛盾的是,谈起数位科技带来学习的冲击与改变,台湾的父母、教育工作者和领导们,总是说:「现在谈那个好像离我们太远!」或是「目前还不是最重要的事」。多数父母和老师们,已经焦虑的看到孩子们黏在手机、电脑、网路上的「沉迷」与「分心」,甚至成人自己,也无意识的投入低头族的行列:忍不住每小时查脸书,用iPad和iPhone充当小孩的保母……科技新世界的难题已经来到眼前,但我们却还漠不关心这股能量可能创造的正面影响和益处。

 

换句话说,数位新科技的「能力」,早已深入展现在成人和孩子的生活里;但我们对教育与学习历程的期待,却仍停留在上个世纪,与科技新世界楚河汉界的割离。在台湾,我们少数能看见的所谓「数位学习」,就是老师从「写黑板」进阶到「按光碟」。一成不变的教室风景,缺乏想像力的课堂,并没有因为新工具带来本质上的变化。

 

前进美国的启示

 

于此同时,太平洋的彼端,全球科技产业的领导者--美国,已经开始酝酿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学习革命。 《亲子天下》特别派驻两组记者,探访美国东西岸--从纽约到矽谷,数位教学的第一现场,深入了解科技如何翻转教室的样貌、老师的角色。如何帮助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出依照个人能力,专属、客制、多元的学习模式。

 

初步观察,美国经验与想像中不同的是,科技的使用并非高所得社区或学生的专利。美国政府形塑愿景、分配资源,要以科技来帮助学校弭平贫富的知识落差。此次采访的理念学校,如KIPP系统,以及北卡教育经费排名后段班的摩斯维尔学区,都因着科技加速教学模式的转变,帮助弱势生学习成就得到具体的进步。

 

更重要的讯息是,在这场典范转移的变革中,软硬体设备是必备的基础建设,却不是保证成功的关键核心。课程设计是「鹰架」,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灵魂」,而学生的参与,则是学习历程的「血肉」,新教育要成功达阵,三方都不可或缺。

 

传播学大师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有句名言:媒体就是讯息。每一次新媒体与资讯工具的出现,都会冲击社会运转的方式,改变教育与学习的面貌,带来新的希望与难题。如果我们提早做对事情,在学习与教育的投入上做对准备,我们的数位小孩,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能主动学习、快速超越前人的一代;但如果我们逆势而行,他们也很可能从教室、学校遁逃,遭遇史上最容易上瘾、沉迷、分心的黑暗时代。

 

站在十字路口的台湾教育,也是该做出选择、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