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绿色奇迹 垃圾场变绿地

垃圾场给人的印象不再是臭气冲天、蚊虫飞舞。在台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积极复育之下,过去的垃圾卫生掩埋场一一变身为休闲绿地,例如福德坑环保复育园区、即将开放的山水绿生态公园和内湖亲水绿带,台北市多了几处广阔的游憩园区,不必跑个大老远,只要一个下午,就能全家出外走走,还能亲眼见证垃圾场转变为绿地的奇迹。

 

十年有成 福德坑环保复育园区

 

嗡嗡……低空飞过眼前,再来个90度攀升,接着连续旋转三、四圈,遥控飞机玩家手中握着遥控器,手指熟练地操作着,一边紧盯着心爱的摇控直升机,这里是遥控飞机玩家的最爱──福德坑环保复育园区。

 

转过头去,风筝在天空轻盈飞舞,狗儿开心地奔跑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还有滑草车俯冲而下,福德坑环保复育园区一到假日便热闹滚滚,遥控飞机玩家、一家大小在园区内散步、骑自行车,很难想像这里曾经是臭气冲天的垃圾掩埋场。自称Beer妈的小姐说,狗儿子Beer最喜欢来福德坑环保复育园区,每次接飞盘都接到气喘吁吁,还舍不得回家,家住木栅的她说,「看着福德坑从人人嫌恶的垃圾场,到变身成大片绿地,环保的成果看得见也摸得到。」

 

园区东边为原住民文化园区,草地上设有许多原住民木雕、雕像装饰,西边则是四种坡度的滑草场,值得一提的是,每到假日滑草车免费借用,滑下山坡,凉风吹拂好不畅快,园方表示,滑草活动受到许多民众的喜爱,天气晴朗时,人次可达五、六百人。园内设有八公尺宽的环园道路,全长达1.2公里,配合不同景观设有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还提供自行车免费借用,这些自行车是将报废的车辆重新整理后,再次利用,相当环保。

 

曾经,位于木栅山区的福德坑掩埋场收纳了来自台北市的垃圾,随着掩埋场使用年限届满关闭,环保局自民国85年开始着手规划,92年复育完成,园内种植超过5,000棵的乔木与灌木,并种上植被。然而,从垃圾场转变为绿色大地,平时的照顾也要多费些心思,为提高树木存活率,园方每日割除杂草,定期修剪树枝、施肥并施作病虫害防治。

 

由于地底仍深埋垃圾,掩埋层中的垃圾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分解过程中产生了沼气,且会随着垃圾量及掩埋时间拉长而增多,沼气组成中含有甲烷、二氧化碳各半及其它微量有机化合物,由于甲烷易燃,一旦于地底生成的沼气溢散到空气中,除了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植物存活外,甚至可能引起火灾。

 

但是,只要沼气获得适当的处理,就能转变为优良的再生能源,复育之初整个园区内铺设管线回收沼气发电,不只能防止沼气易燃及恶臭,加速稳定园区环境,还能产生电力,一立方公尺的沼气约能够产生1.5度电,以37吋液晶电视为例,可以看上12个小时。

 

除了沼气,深埋地底的垃圾还会渗出污水影响得来不易的复育成果,所以环保局在地层下约一公尺处设置透水浪管与碎石层,用盲沟收集井及合流工等将地底污水收集导入污水处理场集中处理。此外,全区设有九座滞洪沉砂池调节降水量,并具有景观湖的功能,园区内处处可见环保局的巧思,不仅有绿化功能,也做到了能源再利用,成了台北市垃圾场复育的典范。

 

转型成功 山猪窟垃圾卫生掩埋场

 

春天可赏樱花、流苏,初夏可赏油桐花,秋天赏栾树、青枫、枫香,这么棒的地方在哪里?山猪窟垃圾卫生掩埋场改名山水绿生态公园,复育工程已接近完工,随着复育时间增长、生态稳定,一年四季到山水绿生态公园赏花的梦想,指日可待!

 

位在南港与新北市深坑交界的山猪窟山谷,在民国82年时为了衔接福德坑垃圾掩埋场关闭后的处理工作而辟建,随着台北市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上路、资源回收落实,终于在99年达成零掩埋的目标,不过,环保局早在94年起就针对垃圾掩埋面提前进行复育工程。经过征名活动,选定「山水绿生态公园」作为山猪窟垃圾卫生掩埋场转型公园的新名称。

 

园区面积共21公顷,约为三个松山文创园区大,园内有森林木屋咖啡座、展望台及游客服务中心、野溪复育、沼泽区、儿童游戏区、森林凉亭、瞭望台等,其中,森林木屋与游客服务中心承袭原有垃圾车洗车台及资源回收站的建筑结构进行改造,而连接展望台的木栈道以许多彩虹圆柱装饰,这些圆柱曾经是福德坑垃圾卫生掩埋场的电线杆。如同福德坑环保复育公园,山水绿生态公园地底也深埋垃圾,园方同样于地底设置沼气收集管和地下抽水井集结垃圾污水,自民国88年起,共处理约1亿3,000万立方公尺的沼气,发电量达2亿度,生态公园里许多资源再利用的设施,都在提醒我们资源有限,惟有惜物再利用,这片土地才能生生不息。

 

公园位于大规模山坡地,园方为防止土壤流失,种植植被时大规模松土,目前约有一千七百多棵乔木,如樱花、台湾栾树、枫香、青枫、流苏等,树木下方同时种植灌木及花草,园方表示,高低层次植栽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重复累加,达到最佳效果,还可吸引蝴蝶和鸟类停留,促进生态多样性,此外,为了配合地势,园区内共搭起近18座小桥,让野溪自然流过,溪里能见到鱼儿踪迹,因而吸引许多白鹭鸶来此觅食。

 

内湖垃圾山 变身台北第二肺 

 

沿着基隆河岸骑着自行车,享受着大片绿地,到了跨年时分,可以站在缓坡上眺望台北101……,这些愿景最快在九月就可以实现,更令人惊讶的是,整片观景绿地曾经是恶臭难当的内湖垃圾山。

 

占地三个足球场大的内湖垃圾山,曾是全台最大的垃圾山,民国59年启用,当时技术未成熟,垃圾倒弃之后,仅覆土简单掩埋,原本洼地填满之后,持续堆积垃圾,形成恶臭的「垃圾山」,民国70年起,垃圾产生的沼气引发多次大火,空污及恶臭引发居民不满,另辟福德坑垃圾掩埋场后,最后于74年关闭场区。

 

环保局自民国95年起开始动工清除,清出的可燃性垃圾运送至焚化炉,土方则运用在填海造陆,清出的土石、废弃物及可回收物计有10万4,011车次,车体总连结长约1,331公里,相当于开车在中山高速公路上,由台北到高雄跑了4趟!台北市市长郝龙斌表示,垃圾费随袋政策上路12年来,台北市民全力配合资源回收,垃圾量减量66.8%,甚至三座焚化炉还因无垃圾可烧,改为轮流运转,内湖垃圾山走入历史,背后最大功臣就是全体市民。

 

环保局表示,垃圾清除完成后,将兴建生态式堤防、自行车道,提供休闲、亲水、景观等多种用途,复育完成的绿地是仅次于大安森林公园的「台北第二肺」,向北可见七星山峰,往西可眺望台北101大楼,将成为跨年看烟火的新兴地点。完工后的亲水绿地邻近有内湖垃圾焚化厂葫芦洲运动公园,结合园区内设施儿童游戏场、溜冰场、网球场、健身房、游泳池,将成为市民运动、休憩的最佳选择之一。

 

内湖垃圾焚化厂的回馈设施──葫芦洲运动公园,离内湖垃圾山仅有几步之遥,公园树木树龄大多在20年左右,吸引许多鸟类及动物栖息,运气好的话还可见到五色鸟、绿绣眼及松鼠的踪迹。此外,内湖垃圾焚化厂提供民众免费索取液体土壤改良剂,人人眼中的垃圾,在巧思之下也能变成黄金。厂方表示,制作动机是为了纾缓厨余渗出水问题,收集起来的厨余渗出水加入益生菌曝气发酵二十天左右,液体土壤改良剂就完成了,厂方运用改良剂在示范菜园上种植地瓜,近日收成,颗颗头好壮壮!有兴趣的民众可以拨电话预约体验这番「种」乐乐。

 

经过多年的宣导,资源回收、垃圾减量,早已成为民众的共识,过去,做环保的好处不见得能够切身体验,本篇介绍三处垃圾场复育绿地和回馈设施,午后一游,环保成果看得见;市民朋友在丢垃圾前不妨多想一想,确实分类,就可以少一些垃圾,多一块绿地。

 

回馈设施好好康 环保乐活新潮流

 

台北市政府环保局依照「台北市垃圾焚化厂回馈地方自治条例」规定,每处理1吨垃圾提拨200元做为回馈地方经费,用以协助地方建设,因此,台北市焚化炉及卫生掩埋场皆设有回馈设施,供民众休闲、健身之用,价格优惠,甚至免费,在物价高涨的年代,更显得珍贵。

 

夏日炎炎来游泳垃圾场回馈设施游泳池

 

时序迈入五月,气温逐渐飙升,台北市内湖、北投、木栅焚化厂、山猪窟垃圾卫生掩埋场之回馈设施内含温水游泳池,水质干净、环境清幽,快来降温清凉一夏!

 

为回馈焚化炉及掩埋场周边居民,设籍于内湖、南港、文山、士林及北投区居民凭身分证明可免费使用,且志工、身心障碍者与其监护人或必要之陪伴者一人,凭证明皆可免费。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周一及国定假日休馆,一天分为四个场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