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艺文慢慢行

初夏温暖的季节最适合慵慵懒懒、从从容容地探访台北。逛逛艺文展览,看看怀旧古迹,再品尝美味午茶,放慢脚步感受慢活台北,正是六月天里最自在的享受。

 

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老建筑里漫步 听音乐看展览

 

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曾是台湾规模数一数二的酒厂,以开发米酒、水果酒闻名。后来因土地开发地价增值,位于黄金地段的酒厂搬迁到林口,原本闲置的空间经过一连串改造计画,成为推广艺术文化的新据点。

 

腹地广大的园区,拥有宽阔的绿地与功能各异的建筑,经过重整打造,所有的老建筑都改头换面,有了截然不同的生命。每到周末,精彩的展览与表演召唤由各地到访的民众参与。东边的四连栋长形厂房,最初为红酒贮藏库,现在是举办大型发表会与展演活动的空间;原本是酒厂运输管道的艺术大街,则成了特殊节庆的踩街场域,以及街头艺人搔首弄姿的舞台;户外广场「华山剧场」,不时传出美妙乐音,是举办音乐会、演唱会的地方。

 

除了展演空间,许多商家也陆续进驻,为园区注入新活力。入口处的警卫室,现在是融合人文咖啡与调酒风情的「三重奏Trio Cafe」;清酒工房则变身为结合阅读、饮食、讲堂的实验基地「远流别境libLAB」。配电室改装而成的「一间茶屋」,由歌词创作才子方文山与朋友合伙开设,店内有许多老收藏品,像是百事可乐招牌、老式门牌、早期的证件纸币等,可在此享用来自南投名间的有机茶,让午后的怀旧时光有茶香相伴。

 

找间特色餐厅,享受悠闲的下午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弥漫浓浓工业风的「义面坊」,有许多铁制品老物件,一艘竞赛船吊挂天花板,是店里抢眼的装饰,铁椅上斑驳的油漆,也透露出古朴的质地。这里有美味的三明治拖鞋面包,独门酱料由店家亲自调配,无论是鲔鱼还是熏鸡口味都很受欢迎。如果想吃点甜食,不妨来份水果松饼,当水果的鲜甜滋味伴随松饼的奶蛋香一同入口,绝对叫人心情飞扬。

 

松山文创园区

池边游逛 品味精致午茶

 

在台北东区,也有一处艺文桃花源──松山文创园区。前身松山烟厂是台湾第一座专业卷烟厂,后来因香烟市场竞争力式微而停止生产,机器停摆的厂房成为闲置空地,2001年经台北市政府认定为第99处市定古迹,将其中的办公厅、制烟工厂、锅炉房、仓库陆续重整,最终成为汇集艺文展览、文创商店的创意园区。

 

两年前的2011台北世界设计大展是园区的第一档展览,当时吸引了百万人次造访,这两年,也有多档叫好又叫座的展览在此与民众见面。来此一游,不仅可看到令人惊喜的展览与表演,在日式古建筑里漫游,凝望阳光洒在砖瓦上光影掠过的痕迹,或在巴洛克花园中散步赏花,都让人仿佛置身于过去古老单纯的岁月之中。

 

这里不仅艺文气息浓厚,自然生态景观也十分丰富,沿着入口处的木栈道前行,大片荷花池映入眼帘,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环境,吸引许多生物来此栖息。运气好的时候,会发现拥有钴蓝色羽翼的翠鸟展翅掠过水塘,小白鹭在草丛里抓虫吃,或是鸭子在水池中忙碌地划水。

 

闲暇之余,不妨在池边的老树下坐着休息,或到一旁的小山堂品尝美食。小山堂是琉璃工房的附属餐厅,空间规划上保留了木头、水泥原有面貌,却精巧结合了琉璃、电影、设计等众多文化元素。吧台和长桌上,琉璃的光采含蓄却动人;墙上三、四○年代的电影海报,营造出历史感;沙发座椅的花布,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成为空间中最叫人惊叹的点缀。

 

你可以在此点杯特调咖啡,或洒上烤过杏仁片的杏仁榛果咖啡,醇厚的口感叫人难忘;橙酒咖啡内含贝里斯奶酒,加上陈皮、肉桂,使香气更有层次。纯天然的蔬果汁不加水和糖,还可依照顾客喜好,选择菜味重一些还是水果味重一点,是崇尚养生者的首选;如果想要稍有分量的套餐填补肚子,不妨来份焢肉炖饭,结合台式焢肉和义式奶油香的炖饭,是这里的人气商品。

 

园区内的CAFE SOLE,也是一处歇脚的好选择。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咖啡豆,在此淬链交融,一走进去,便能感受到咖啡香直窜鼻尖,教人忘情地深呼吸。这里喝得到台湾阿里山的咖啡豆,慢慢啜饮,可以感受柑橘的清香在口中化开,口感清爽温润,余韵久久不散;拿铁咖啡由五种咖啡豆混合而成,揉和了曼特宁的醇厚,肯亚莓果的酸味,以及摩卡的黑巧克力味,品尝起来层次丰富;由日本引进的咖啡壶制作而成的冰滴咖啡,历经长时间萃取,换来浓烈的酒香。点一杯咖啡,在浓醇香的好味道里,忘却时间的流逝,便是午后最浪漫的享受。

 

纪州庵文学森林

享受阅读 大树下看看书

 

位于同安街的纪州庵文学森林,号称是台北最自在的文学角落,这里有开阔的绿地、可歇脚的茶馆,还有精彩的文学展览与讲座,让周末时光气质满分。

 

纪州庵原是日治时期的高级料理亭,由政商关系良好的平松家族创立。在当时,许多中产阶级人士喜欢在不远的新店溪上乘舟游玩,再到纪州庵享用美食,观赏艺伎表演。纪州庵行销企划沈嘉悦说,二次大战爆发时,日本神风特攻队出发前的最后晚餐就选定纪州庵,足见它受欢迎的程度。

 

战后的年代,纪州庵被改建为公务人员宿舍,知名作家王文兴便曾住在这里,并以此为场景写下小说《家变》,也为这处古迹增添不少传奇性的色彩。演变中的纪州庵,曾两度面临祝融的命运,后来经过重建、保存、发展,于2004年成为市定古迹。

 

目前三层楼的建筑主体是后来增设的新馆,主要为举办文学展览的场地;设于一楼的书店,除了贩售书籍,也有不少文创商品等着民众来挖宝,二、三楼则是可出借的多功能空间;原有的旧馆目前正在修复,将规划为小规模的展览空间,预计于十一月完工。

 

每到假日午后,户外的绿地就是民众散步、遛狗的好去处,也有不少亲子前来运动踏青。带本好书坐在树下阅读吧!有时阳光洒落一地,绿地上光影斑驳,别有一种悠闲的况味。也可以在书车里挑本故事书,在弯曲的木头长椅上阅读;或在不定期举办的晒书活动中,寻找无价的珍藏,让阅读变得惬意自在,融入生活。

 

结合文学意象与花草轻食的人文茶馆,适合闲坐、品茗,或举办20人以下的小型活动。这里的茶叶和茶具可是经过精挑细选,华陶窑出产的茶具,配上在地小农培植的好茶,值得细细品尝。来一壶阿里山邹族手采有机高山茶,温润厚实的茶汤中散发天然的水仙花香,再配上不甜不腻的白豆椪,让午后的时光变得诗意动人。

 

宝藏岩国际艺术村

曲径通老屋 拜访艺术家

 

离公馆商圈不远,却与喧嚣隔离,宝藏岩就是这样一处神奇的地方。在这个依山而建的社区里,每栋老房子仿佛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1980年代,市府打算整顿市容,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因为特殊地景,以及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社运团体纷纷奔走抢救,2004年由文化局列为历史聚落。现在,这里是艺文工作者的创作基地,每到周末,各种大小展演活动在此轮番上演。

 

譬如「待磨工作室」,是一处融合各式新奇内容的空间,有时可以看到素人艺术家的摄影创作,有时则是手工甜点的贩售平台;「城市酵母」则由多名设计师联手主持,不定期举办工作坊,触发民众对生活的观察,探讨都市的空间想像。

 

以手造纸为主题的「二皿设计」,是两个女生的工作室及商品展示、教学、贩售空间。学设计的李孟书,将纸和手绘插画、绢印版画、印章图案巧妙结合,成为各式饶富女性诗意特质的文创商品。她的作品尽是生活点滴的累积,台北多雨时,就会在手造书签上画下云朵、雨滴等元素;她也喜欢观察植物的型态,自创的卡片中有许多变形的树。这里还有简单的造纸设备和手工印章,供民众体验玩纸的乐趣。坐在空间尽头的大片玻璃窗台一边看看风景,一边动手创作,肯定是难得的周末体验。

 

在小巷弄里钻进钻出,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挖宝,来一趟宝藏岩,你或许真的可以带回满满宝藏。如果弯曲的山路和高高低低的阶梯让人两腿发酸,就来「尖蚪探索食堂」享用美食吧!店主林小嬉将老房子改造得极具特色,半开放式的厨房,营造出错综的空间感;村民不要的推门,重新油漆后,便成了面壁的吧台,自制的木头餐桌、不成套的老旧椅子,都使这处空间散发怀旧、自在的情调。

 

沿着楼梯上达二楼,长得像飞碟的老灯具,是此处空间最特殊的点缀。你可以坐在沙发或和室软垫上与朋友聊天用餐;小房间里的书架上,有主人丰富的藏书,从窗户望出去,还可看到城市中难得的绿意。林小嬉说,晴天的时候,就会卸下窗子,让窗里窗外的景象自然连结成美丽的风景。

 

菜单中的食材都是台湾本地自产,而居民在附近的农地栽种的成果,也会成为店家不定时招待客人的小菜。来一客小香肠汉堡,汉堡外皮中包裹着香肠、煎蛋、起士和鲜绿蔬菜,一口咬下,绝对是大大的满足。去骨鸡肉沙拉由现煎的鸡腿肉和青蔬组成无负担的料理,搭配冰冰凉凉的柠檬蜂蜜薄荷水,就成了最迷人的轻食飨宴。

 

缓步在艺文空间,和艺术品、老建筑来场心灵交流,在茶馆食堂中品尝悠闲午茶,你会发现这个午后时光让人气质满点,心情轻快飞扬。

Leave a Reply